9月28日,苏州地区第100座220千伏变电站——“璜泾变”正式通电投运。至此,苏州已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532座,包括特高压站2座、500千伏变电站11座、220千伏变电站100座、110千伏及以下419座。苏州电网已基本形成了特高压交直流电源为支撑、500千伏为骨干网、220千伏分区运行、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
2016年,苏州全社会用电量达1383亿千瓦时,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位居第二。今年1到8月,苏州全社会用电量9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2622万千瓦,同比增长11.1%。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电网为全市超过500万户的用电客户提供着充足的电力能源,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近1.5倍的快速增长态势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如今,苏州正加快迈入“坚强智能”“绿色低碳”的能源新时代,苏州供电将立足我市“两个标杆”的新定位,以清洁为方向、以电为中心、以电网为平台,加快建设国际能源变革发展的典范城市,助推苏州地区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全力服务苏州“四个名城”建设。
不限电、少停电、用好电
全国首个智能电网示范区在苏启动建设
2015年7月,苏州供电按照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的合作协议,率先启动建设了全国首个智能电网应用先行区和示范区。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电网向“坚强智能”加速发展的浓重一笔,苏州电网“不限电、少停电、用好电”的特征不断显现。
“不限电”在于引入特高压区外电力,从源头上满足不断增长的用电需要。2012年底,苏州首条特高压线路——±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锦苏线在吴江同里正式投运,输入功率达670万千瓦。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500亿千瓦时的清洁水电输送至苏州,承担着全市约30%的电量供应。2016年11月,另一条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淮上线在苏州昆山落地,为苏州带来了充足的区外能源供应。而正在建设的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是目前国内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超长距离GIL创新工程。2019年建成投运后,将新增华东特高压环网受电能力3500万千瓦。
“少停电”在于建设现代化配电网,最大限度减少各种突发因素带来的停电影响。作为国家电网公司“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建设的首批试点单位,苏州供电将核心资源不断向配网转移。近年来,苏州供电引入了配网自动化系统,提高对故障研判的效率,并进行自动化操作,年内,苏州市区将实现配电自动化全覆盖。苏州供电在工业园区推动的全球首创“蝶翅型自愈式配电网”工程建设,更是实现了区域中压线路故障自动准确定位、主动隔离故障、快速恢复供电等功能,最短故障恢复时间缩减至10秒内。
“用好电”就是让电力能源在电网各层级的配置最优、效率最高。今年年底,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苏州南部电网500千伏统一潮流控制器示范工程将建成投运,可以提高苏州南部电网整体受电能力约120万千瓦。
省心电、省钱电、省心电、省钱电、绿色电
苏州率先开启能源变革
伴随着第一、二届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在苏州召开,一场“能源变革”在苏州启动。2016年5月17日,苏州市人民政府与江苏省电力公司签署了《关于共同建设苏州国际能源变革发展典范城市的合作协议》,正式拉开苏州国际能源变革发展典范城市建设的序幕。“省心电、省钱电、绿色电”开始成为苏州电力能源的新品质。
“省心电”是让用户充分享受到“智慧电”和“心服务”。如今,“互联网+营销服务”正改变着用户的用电习惯。微信服务号、掌上电力、电e宝等互动服务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截至2017年9月底,苏州供电公司线上受理用户已超233万户。为了让服务更接地气,苏州供电主动将服务“送上门”,与苏州市286个社区逐个结对,建立了“区-街道-社区”纵向贯通、区内街道横向协同的亲情电力“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模式。2016年,苏州供电服务柜台进驻苏州房产交易大厅,此举为省内首创,从此,二手房交易业主办理电表过户手续无需再跑营业厅,省心省力。
“省钱电”的关键在于运用智能技术,降低客户综合用能成本。2015年至今,苏州供电免费为近百家企业提供能效诊断服务,免费为企业能源管理人员提供节能培训超500人次,帮助企业节约用电量1.68亿千瓦时。苏州供电还积极开展智能小区推广,免费向2万余户居民赠送智能插座,在新小区推广智能用电终端近1100户,实现家用电器实时控制。
“绿色电”是指充分消纳新能源,广泛使用清洁电力,推动全市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化。作为国际能源变革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的同里,电能使用日新月异。古镇道路两旁的储能路灯实现了风、光发电的能源互补,水面上行驶的电动渡轮代替了往日以柴油为动力的游船,主干道上驰骋着电动汽车……今年,同里新能源小镇还将建设一批创新工程,推动能源转型“再电气化”,构建清洁、低碳的新型能源体系。
苏州电网大步迈入绿色能源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