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联盟南京 徐州 连云港 淮安 宿迁 盐城 扬州 更多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苏州信息网 - 苏州生活信息网
网站首页 免费发布 本地新闻 城市猎人 城市贴吧 会员中心
网站首页 免费发布 本地新闻 城市猎人 城市贴吧 会员中心
招聘求职 房屋租售 二手市场 教育培训 生活服务 商务服务 吃喝玩乐 促销打折 交友征婚 商品供求  商家黄页
【商家】 【转让】 【求购】 【出租】 【求租】 【招聘】 【求职】 【分享】 【需求】 【最新信息· 最新回复· 3日浏览排行】
 位置导航:首页苏州新闻

砥砺奋进的5年﹒苏州实践——构建更加平安和谐的“人间新天堂”

2017/9/30   来自:[苏州信息网]   浏览:1151
 

 

  “好日子,是有滋有味,自在舒心。但好日子,也是金贵的。尤其是在并不太平的当今世界,享有一份安全感更是一种‘奢侈品’……”热播纪录片《辉煌中国》里,这一段对“平安”的解读,让苏州公安再一次走上央视荧幕,向全球观众展现苏州公安利用大数据和高科技建起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给市民带来的安全感。
  在科技信息化建设与现代警务机制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近年来苏州公安机关着力打造攻防兼备、打防一体、管控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升级版”体系,努力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平安和谐的环境。
  2016年,苏州全市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4.4%,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12.7%,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两抢”、盗窃案件分别下降32.3%、15.1%,苏州市公安局连续五年荣获“苏州市市级机关绩效管理优胜单位”,获得“全省执法示范市公安局”等多项市级以上集体荣誉,被公安部授予集体一等功。2016年以来,全市公安系统先后有105家集体,535位个人获得了三等功以上荣誉表彰,今年5月,观前派出所被国务院授予“人民满意派出所”荣誉称号。
  “平安苏州”的背后凝聚了苏州公安的心血和智慧。在服务勇当“两个标杆”、建设“四个名城”的新征程上,作为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信赖的忠诚卫士,苏州公安将继续充分履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在新起点上对标高标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作为,勇当平安建设的排头兵和先行军,努力向更高目标奋进。

  
  科技强警让老百姓的安全感看得见、摸得着

  
  以全省13.7%的警力,承担全省近40%的外来人员、65%的境外人员管理工作、25%的执法办案量。“人少事多、警力不足”是苏州公安的工作常态。
  如何以有限警力完成越来越繁重的任务——“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破除警务发展瓶颈问题,增创体制机制优势,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就是唯一答案。
  《辉煌中国》第五集《共享小康》中介绍“中国天网”工程的画面取景拍摄地是吴江区。这样的亮相绝非偶然,央视之所以选中苏州,看中的正是苏州公安努力推进科技强警转型升级的结果。
  2013年以来,苏州公安试点探索建立犯罪预测系统,目前全市94个派出所全面应用,彻底改变了原来的巡防工作模式。
  现在,市区每天有1.5万名警力从事社会面巡防,组成了一张立体设防、精确制导的“天罗地网”;14支处突机动队分布于火车站等重点复杂部位,全天候不间断巡逻,及时处突,通过划分不同区域,每支巡逻队赶到任何一个地点的距离最长200米,巡逻民警跑步到达仅需40秒左右;36个警务工作服务站矗立在各核心区、人流密集区、中心商贸区和治安复杂区,充分发挥“街面屯警、先期处置、勤务交接、报警求助”的作用,服务站成立以来,各巡区的侵财类案件同比下降约20%。
  “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监控网,视频镜头超2000万个,这个叫做‘中国天网’的大工程,是守护百姓的眼睛。”《辉煌中国》中的视频警务建设镜头让人振奋,同样也诉说着苏州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
  在即将到来的“十一”长假中,观前街人流峰值预测会在一天内超过50万人次。如何发挥观前派出所现有196名警力“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效应对一切突发状况?观前派出所教导员朱佳坦言:“警务改革之后,巡防工作模式彻底改变,仰仗犯罪预测系统、热力图感应系统等技术手段,以往两位民警一周的工作量,如今一人一天就可以完成。”

  
  “互联网+警务”增强群众的改革获得感

  
  警务改革最终是为了让更多人享受改革“红利”。
  在《辉煌中国》第三集《协调发展》中,向观众展现了吴中区木渎派出所户籍民警张扬的工作场景:生活在木渎镇的李爷爷和老伴来到便民服务中心,在张扬帮助下办理护照,审核、复印材料、拍照、签名,不到10分钟,老两口对窗口服务的方便与高效、工作人员的细心和耐心赞不绝口。
  木渎素有“吴中第一镇”之称,更是个海纳百川的平台,随着地区改革“红利”不断出现,越来越多城里人落户木渎,城市公共服务也向这里延伸。为协调区域城乡发展,让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公共服务,苏州公安主动开展行政审批制度的创新和改革。
  根据公安部、省公安厅总体部署,苏州公安积极探索实践“互联网+警务”战略,全局347个行政服务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累计为企业、群众网上办件1074万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苏州公安破解身份认证、在线支付、资料审核、跨地办理“四大难题”,打造出全覆盖、全流程、全网通的“苏州公安微警务”微信公众号,汇聚九大类83项民生功能。关注用户达340余万人,累计提供服务1500万人次,长期排在全市、全省、全国政务微信排行榜前列。
  为了进一步增强群众在警务改革中的获得感,苏州公安在全国率先探索出入境分理点建设,将部分出入境证照办理业务延伸至全市所有户籍派出所;将43项车驾管业务委托县级车管所办理,已启用园区、相城两个车管分中心,让群众就近办理车驾管业务;在全国公安机关率先开展规范出具证明工作,全面取消户籍证明、家庭关系证明等84种证明。

  
  “警务大脑”应用驱动警务改革“乘法效应”

  
  《辉煌中国》第五集《共享小康》中有一段另人惊叹的画面:一市民被网络诈骗一千多万元,接到报案后,苏州公安各警种部门迅速流传线索,通过信息化防控“天网”与一线民警基础工作的紧密结合,涉案账户被迅速冻结,嫌疑目标被精准锁定,最终成功破案。
  这一案例是苏州公安践行深化公安改革的部署要求,全面提高核心战斗力的缩影。片中接受采访的民警张顶峰介绍,每次行动的抓捕过程只有几十秒,但案件前期侦查需要多警种部门密切配合、多方联动才能完成。
  为打击近年来持续高发的通信网络诈骗,苏州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反通信网络诈骗中心。成立至今,该中心已累计止付涉案账户6236个,止付涉案资金1.3亿元,累计返还受害人被骗资金1233.5万元;封停本地号码1115个;拦截非法国际主叫157万次。
  去年1月,在上级机关指挥协调下,苏州民警分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开展跨境打击行动,抓获诈骗犯罪嫌疑人83名。去年12月,在西班牙警方配合下,苏州民警参与在马德里、巴塞罗那等地21个诈骗窝点同时开展抓捕行动,抓获诈骗嫌疑人300余名。
  之所以能精准锁定犯罪嫌疑人,信息化侦查手段功不可没。目前,苏州建成社会面监控40余万个,由此搭建的“天网”监控系统不仅覆盖了大街小巷,更有一套国际领先的识别寻找技术,通过视频截图,“以图搜图”技术及时捕捉蛛丝马迹,极大提高了破案效率。
  这些前沿科技的深度应用,凝结了苏州公安为民服务的智慧,在破解一个又一个社会治理难题的同时,也驱动了警务改革的“乘法效应”。
  今年2月以来,苏州市公安局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要求,联合有关科技企业,以交通治理、公共安全以及社会治理等为切入点,先行先试开展“城市数据大脑”建设,汇聚了21家政府部门和14家企业资源,整合3000余亿条数据,探索开展了感知交通等30余个项目,有效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依托“城市数据大脑”建设,苏州公安加快推进“数据上云”、“应用上云”,打造警务“最强大脑”。开发“火眼”系统,2016年该系统发现火灾隐患数提高216%,救援平均响应时间缩短3.5分钟;应用“智能交通”,覆盖区内路网通行速度提高16.7%,交叉口延误降低22.4%,交通事故下降5%。
  据了解,目前苏州公安正加快推进智慧苏州、平安城市、服务管理、公安手段等4大方面建设,以及公共安全视频共享平台、智慧交通建设、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警务大数据实战平台等12个重点项目建设,逐步实现“大数据”建设应用的新提升。

  
  深化改革提质增效打造“过硬警队”

  
  深化公安改革,一方面让群众得到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大大提升了公安队伍的能力和素质。
  苏州警队在改革中聚警心、集警意、汇警智,打造了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工作品牌。市区道路交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派出所分类管理、警力配置测算标准、“精简机关、警力下沉”、辅警立法和分层分类管理等一批改革举措,提升了工作效能;实战化教育训练改革,训练基地、教官队伍建设继续保持全省领先,课程体系建设、训练模式革新取得重大突破,为公安工作提供了良好的能力素质支撑,市公安局连续两年在省公安厅练兵考核竞赛中名列前茅。
  与此同时,苏州公安按照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方向,全面加强队伍思想、能力、作风建设,开展两个职务序列改革试点,将从优待警落到实处;深化公安人才建设,苏州警队累计评定领军人才9名、重点人才71名、岗位人才1008名,为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建立辅警分层管理,拓宽辅警职业发展空间,让这支平安建设的有生力量发挥出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成为城市的“平凡英雄”,2016年,全市辅警协破各类案件2.6万余起,挽回经济损失1948万元,收到表扬信件、锦旗1800余件。2016年,在民警工作作风评价中,苏州公安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两项指标在全省最佳。
  在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的基础上,这支“过硬警队”正以破竹之势,在改革各关键环节向纵深推进,一个个理念、一组组数据、一整套标准体系,细致描绘出苏州公安的美好未来。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推 荐 信 息

版权所有:苏州信息网 Copyright © 2009-2023 www.suzhou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24小时短信服务热线:13365269168(限短信) Email:china@city28.com  苏州信息网QQ交流群:133171182
运营维护:南京鸣谷科技有限公司驻苏州办事处 总部地址:南京市珠江路258号
网络带宽支持:主机城 网站管理员:云飘影 QQ1:1058738756 QQ2:102061193
程序版本:86生活分类信息网 V1.5(苏州信息网) 苏州市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 王栋律师(13611306455)